当前位置:100EC>数字零售>阿里再“割肉” 131.38亿港元出售高鑫零售
阿里再“割肉” 131.38亿港元出售高鑫零售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3日 13:52:12

(网经社讯)导读:新年伊始,阿里巴巴集团再度传来重磅消息:宣布子公司及New 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所持高鑫零售的全部股权。继出售银泰百货后,阿里再次“脱手”大润发有何用意?(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aldys/

出品|网经社

作者|可乐

审稿|云马

一、连年亏损 阿里等不起了

1月1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公司已与德弘资本达成协议,将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的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此次交易的买方为德弘资本。公开资料显示,德弘资本(DCP Capital)由前KKR全球合伙人刘海峰和华裕能创建,是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其管理团队自1993年起在大中华区投资,具有丰富经验,曾主导多起成功交易。

image.png

阿里巴巴集团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此次出售高鑫零售股权是其战略调整的一部分,旨在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聚焦核心业务的发展。同时,德弘资本也表达了其对高鑫零售未来发展的期待和愿景,计划通过其丰富的投资经验和资源支持,推动高鑫零售在新零售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升级。

实际上,早在2024年初,市场上就频繁传出阿里考虑出售高鑫零售的消息。据高鑫零售发布的2025财年半年报(截至2024年9月30日)显示,其营收为347.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这一下滑主要源自关闭长期亏损门店以及淘菜菜及天猫共享库存业务等供应链业务的收缩。高鑫零售实现税后溢利1.86亿元,同比增加5.6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但从全年来看,高鑫零售的股东应占溢利为-16.0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572.48%,表现并不理想

image.png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新零售专业委员会主任曹磊称,高鑫零售的连年亏损,阿里也等不起了。就像出售银泰百货一样,阿里巴巴可能需要更加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和新兴领域,例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以保持竞争优势。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指出,在阿里实施放权让它们自主决策和自负盈亏之后,银泰和大润发的表现仍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有行业大趋势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这两个组织已经有阿里依赖症,导致放权后自身的调整和创新仍然迟滞。放弃银泰和大润发,甚至所有阿里实体零售业务单元,利大于弊。

“其实在去年年初的时候,蔡崇信就表态认为传统的一些零售业务并不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这可能是基于一个事实,那就是2020年阿里巴巴增持高鑫零售后,进行的数字化改造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从财务表现来看,高鑫零售近年来的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了大幅波动。其营收和净利润均较之于之前也是大幅下滑的。”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表示。

二、曾经的“宠儿”难逃出售命运

阿里巴巴与高鑫零售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17年。那时,阿里巴巴首次入股高鑫零售,此后更是不断加大投入,到了2020年,阿里巴巴已增持至高鑫零售的控股股东地位,一度将高鑫零售的市值推向了1000亿港元的大关。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公司战略的调整,阿里巴巴开始逐步剥离非核心资产,而高鑫零售,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宠儿”,也终难逃被出售的命运。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认为,阿里的出售大润发的主要原因还是它没有做好。当时阿里提出“新零售”做线上线下是非常正确的方向,但是从连续出售银泰百货和高鑫零售的情况来看,主要的原因还是在阿里自身没有找到如何有效整合线下的方式

高鑫零售,这个由大润发与欧尚集团合并而来的零售巨头,曾一度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主营业务涵盖线下实体卖场及线上销售渠道,通过大润发、大润发生活超市等线下实体卖场以及线上销售渠道向顾客销售商品。然而,近年来,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高鑫零售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曹磊表示,高鑫零售作为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被视为线上线下融合的一次试探。但现在传统零售模式开始显现出弊端,高鑫零售的发展速度也逐渐放缓。因此,阿里出售高鑫零售股权,以减轻在新零售领域的投入压力。

(图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新零售专业委员会主任曹磊)

庄帅也表示,阿里之所以收购银泰和大润发这样的实体零售,在当时对于推动品牌入驻天猫、零售业数字化和即时零售创新模式在实体零售的落地有着巨大的价值。这个价值目前来看,除了银泰的服饰品牌在早期成就了天猫的快速发展之外,后面与更开放的美团闪购(美团的即时零售平台)和腾讯智慧零售(腾讯推动实体零售数字化的部门)比较起来,显然没体现出更大的价值,还成了连年亏损的包袱

而且阿里此番出售高鑫零售,仅作价131.38亿港元。要知道,在2017年阿里首次入股时,斥资224亿港元获得36.16%股权;2020年10月又追加279.57亿港元,合计投入金额超503亿港元。即使亏损,阿里依然要甩掉这个“烫手山芋”。

三、下一个谁出局?

此次交易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事实上,近年来,阿里巴巴一直在进行业务梳理和战略聚焦,力求将发展资源更好地聚焦于电商、云+AI这两大方向。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阿里巴巴得以轻装上阵,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事实上,在出售高鑫零售之前,阿里巴巴已经先后出售了银泰百货、小鹏汽车、哔哩哔哩等多家公司股份,加速剥离非核心业务的速度。

曹磊表示,2016年10月,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强调线上、线下、物流融合,并提出“五新”战略,即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以此为起点,随后张勇在担任CEO期间,也积极推动阿里向新零售领域发展,主导阿里战略投资苏宁云商(电商)、银泰商业(百货)、三江购物(超市)、百联集团(商贸)、高鑫零售(大卖场)、盒马鲜生(超市)等,并且孵化了喵街(银泰百货线上购物平台)。

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布局情况(3).jpg

2024年2月7日,阿里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表示,“目前阿里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它们不是核心的聚焦业务,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而就在不久前的2024年12月,阿里宣布将以74亿元的价格出售银泰百货。如今,阿里在线下零售业务方面只剩下盒马等相关业务。

鲍跃忠认为,阿里“新零售”的方向是正确的,就是做线上线下零售渠道的融合,这是一个必然的方向,但是这个过程确实非常艰难,所有也不能因为它出售大润发而认为是什么错误的战略。

(图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高级分析师莫岱青也表示,阿里出售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并不一定意味着放弃“新零售”战略,毕竟其还拥有盒马鲜生、天猫超市等新零售业态。不过阿里正在逐步剥离与主营业务关联度较低或已到达退出阶段的业务,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等方式优化其资产结构,提升运营效率。

在陈虎东看来,出售高鑫零售,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阿里巴巴重回线上的决心,例如天猫平台已经有超过30万家的品牌商入驻,势头较之于银泰百货之类的传统零售强劲多了。后者的成本负担也表现得比较明显。拖累了阿里巴巴整体的拓展节奏。另外就是线下零售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新兴技术也在蓬勃发展,线上线下的融合也值得阿里巴巴全力去做,但是对于传统零售的变革,相对就少了一些耐心。尤其是抖音拼多多这些后起之秀强势崛起,也就是仅仅五年多的时间,甚至市值一度就超过了阿里巴巴,这还是没有金融板块的情况下。因此主战场应该在线上,线下市场仅仅作为一种补充或许是符合其战略逻辑的,故砍掉线下传统零售业务也相当于在抛弃一些负担。但是阿里巴巴毕竟在新零售板块探索了十多年,或许也不会完全抛弃,一些探索出来的新零售模式或许还会保留,值得期待。

接连剔除非核心业务,阿里确实想要“轻装上阵”专心搞线上了。(需要加入“杭州电商协会新零售专委会”群请加小编微信:xx726ysy,请务必备注姓名+单位+职务)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